画家孙戈作品——《移动的生活》欣赏

<
您所在位置:郑州之声 > 商业广告 > 杂谈 > 正文

画家孙戈作品——《移动的生活》欣赏

  • 来源:发布时间:2020-08-06 19:58
  • 画家简介

    孙戈,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国家一级美术师,中央文史馆书画院研究员、南方分院副院长,中国长城书画院理事,西湖国际美术家联谊会副主席,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,广州市文史研究馆馆员,广州市文艺志愿者协会副主席,曾历任广州书画研究院书记、副院长,广州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、中国画艺委会主任,广州画院副院长。

    作 品 欣 赏

    我画《移动的生活》

    手机是现代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代表性的“物品”,从当年大款、成功人士手中的财富象征,变成今天人人手持的生活必需品,甚至是连拾荒者都必不可少的“装备”。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最亲密的伴侣须臾不可离身,生活有意无意被手机覆盖,手机已经上升为人们移动生活的艺术品。

    ▲作品欣赏

    没有了手机,我们的生活会变成什么样。如果一个人今天出门没带手机,他会六神无主,明明身在这个世界,却感到和世界失去了联系。每个人都在紧张而忙碌的工作,生活都在移动中,而手机始终伴随左右,成了最亲密的生活伴侣,它让所有朋友都可以靠得很近,即使工作再忙,相隔万里,都可以随时随地传递对朋友的思念和问侯。

    ▲作品欣赏

    手机的出现使我们的生活变得有滋有味,彻底将全世界的人们带入了一个移动的世界,它将逐渐引领一种生活潮流、一种移动的生活艺术。打开你的手机,感觉是拿了一把通往五光十色的都市生活的钥匙,你可以确定朋友的位置,找到一家温馨的咖啡屋,回避交通堵塞……你自由自在的选择你的生活方式。

    ▲作品欣赏

    关注民生,关注人自身的生存状态是一个永恒的主题。可以说,执着于“人文关怀”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人物画的核心所在。20世纪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紧密地贴近中国现实,成为中国现代性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。蒋兆和“为人生而艺术”的创作原则,为我们平添了社会良知色彩,成为我们宝贵的艺术传统。

    ▲作品欣赏

    艺术创作中的真性、真情、真趣,表现人与环境、人与社会、人与人、人与现代之间的存在关系,展示当代中国追寻现代化过程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,展示出更为广阔意义上的人性美的图卷,这是蒋兆和艺术精神追随者的不懈的探求。我一直以关注民生、关注现实生活的题材为主要创作方向。

    ▲作品欣赏

    近年来在观察生活百态中,我开始注意了各色人等的打手机的情节,那里有人生的喜怒哀乐、那里有生活的快乐和艰辛:地铁站中手拿两个手机的帅哥在诉说,倚着单车对着手机大喊大叫满嘴粗话的汉子,候车亭小学生给家里发个短信,马路边看着手机抹眼泪的靓女,候机楼里看段子的喜笑颜开的男人……

    ▲作品欣赏

    而今,微信、微博、支付宝、滴滴打车......手机已经侵入了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,那个“一百年前躺在床上抽大烟,而今早起第一件事是看微信”的笑话,让手机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愉悦生活的便利,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思考。这是生活,活生生的都市百姓生活。

    ▲作品欣赏

    打手机的情节,我把它定位在它代表了科技的飞速发展,代表了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,代表了一个时代的进程,代表了人们对物质追求的一种满足,也代表了社会将不断的发展,它带给人们更多的思索……

    我期待着观众的创作参与,把每个人自己的生活经历放在眼前的画里,去认识和体会画中普通的情节和普通的人,赢得观众认可的共鸣或会心的一笑就可以了。

    ▲作品欣赏

    ▲作品欣赏

    ▲作品欣赏

    ▲作品欣赏

    ▲作品欣赏

    ▲作品欣赏

    ▲作品欣赏

    分享或转贴至:
  •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网站地图 | 法律声明 | 友情链接 | 返回顶部
    Copyright © 2010-2018 郑州之声网   软文平台【 www.ruanwenpingtai.cn 】伙伴
    杂谈版权所有 信息真实紧供参考 如有侵犯您的的权益 请与我们联系 联系QQ:64975098